Dragon
tianlangTianlang  2021-02-23 14:00 天浪书屋 隐藏边栏 |   抢沙发  0 
文章评分 0 次,平均分 0.0

埃及古珠考(全2册)pdf-epub-mobi-txt-azw3
书名:埃及古珠考(全2册)
作者:夏鼐等
格式:EPUB/MOBI/AZW3
标签:埃及 文化 考古
ISBN:

内容简介:


本书由夏鼐先生博士论文《古埃及珠饰研究》的英文版翻译而来,并添加了1400幅图。书中以分类研究结合统计学的方法,从串珠的考古价值、研究方法、制作工艺、分类、断代以及古埃及和其他地区的文化交往等作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其英文版自出版以来得到广泛关注,迄今为止,依然是串珠研究的唯一专著。有鉴于此书的特殊历史和学术价值,在英文版的基础上,非常有必要出版中文版介绍给学术界及广大读者。

此处内容已经被作者无情的隐藏,请输入验证码查看内容
验证码:
请关注天浪书屋官方微信公众号,回复关键字“暗号”,获取验证码。
注:用手机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或微信搜索“读书资源地”即可关注哦!

部分摘录:


珠子的制作方法不仅会因材料而有别,还会因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状态而有所不同。森普勒将玻璃分为三种状态:第一种是非常坚硬的、易碎的固体物质,可以像石头一样用雕刻工具雕成任何形状;第二种是液态物质,可以像熔化的金属一样浇铸;第三种是一种柔软的、具有良好可塑性、黏着性和延展性的物质,冷却之后会保持其在柔软状态下得到的形状。[2]

大多数玻璃珠既不是用固态玻璃也不是由液态玻璃制成的,而是用半流体玻璃制成的。在半流体状态下,玻璃可以黏合在一起(黏着性),可以拉成丝(延展性),可以模制或塑造成任何形状(可塑性),还可以吹成中空状。[3]人们只有在认识并能充分利用玻璃的这些特性后,才可能稳定生产包括珠子在内的玻璃制品。这可能就是施釉技术很早就发明了而稳定的大规模玻璃生产要到新王国时期才开始的原因。

玻璃珠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塑形法。利用玻璃的可塑性可以将其滚成球形或圆柱体,或压制成条,或用工具塑成其他形状。珠子穿孔既可以在重新加热后戳刺而成,也可以在冷却时钻出。这种玻璃珠的表面通常比较粗糙。塑形法很少采用。不过有些最初用其他方法制作的珠子在修整过程中会失去制作痕迹,很容易被误判为用塑形法制作的。

2.翻折法A。利用玻璃的韧性和黏性可以将其翻折制成珠子。将一小条玻璃翻折至首尾相接,接合部分在玻璃温度仍然很高时会自动熔合,或者稍微重新加热使其熔合,然后再用工具将其进一步加工为需要的形状。用这种方法制作的珠子通常会留下接合痕迹。

3.翻折法B。另一种方法是准备一块接近圆形的厚玻璃片,在它还有可塑性时把一根棒子垂直穿过厚片中心,直透至另一面。接着翻折厚片的所有边缘,使其接合在一起,将棒子包裹起来。最后取出棒子即可。贝克提到过一种类似的方法,不过用的是近方形的厚玻璃片,而翻折的是玻璃片的两端。用这种工艺制作的玻璃珠常常有一个单锥形穿孔,而且在穿孔开口较大的一端会有些翻折的痕迹。

贝克说过,理论上讲,用翻折法A或B制作的珠子都可以通过雕刻、打磨修整。但实际上这些宝石工艺极少用于玻璃珠制作。笔者观察的所有用翻折法制作的珠子(除一些护身符垂饰外)都是通过单一塑形法修整的(包括在平面上滚动、用工具压制),而没有进行雕刻和打磨。

4.多条法。这种方法本质上和翻折法A一样,不同的是它使用的不是一条而是多条玻璃。制作时可以使用贝克介绍的双条珠的制作方法,将多个玻璃条绕在棒子上再经压制成型,也可以将玻璃条接合为一块厚玻璃片,然后用普通翻折法成型。这种方法常用于制作马赛克玻璃珠或千花玻璃珠。通常每根玻璃条会呈现一种纹样(从柱状马赛克上切下来的),将多根玻璃条接合到一起可以使花纹重复出现,从而形成具有多种纹样的玻璃珠或千花玻璃珠。以这种方法制作的珠子有接合痕迹。

电子书版权归原作者及出版社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若有违反您个人权益,请留言反馈删除相关信息。

tianlang
Tianlang 关注:0    粉丝:0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发表评论

表情 链接 私密 格式 签到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